• 《工程索引》(EI)刊源期刊
  • Scopus
  •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1999年  第21卷  第6期

栏目
矿物与资源工程
摘要:
提出了岩石典型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数学描述,推导了岩爆发生的能量条件,并论述了不同力学系统中岩爆发生时释放能量与系统势能的关系.
摘要:
结合颜料的特性分析阐述了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粉体作为钛白代用品基体的原因.结果表明,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的高白度、高折光指数、较强遮盖力、低吸油量等物化性能是将其作为钛白代用品基体的原因;另外颗粒表面吸附能力的增强以及表面电位有利于其与表面改性药剂作用.
摘要:
通过分析粒径/管径比、紊流强度及颗粒群浓度对垂直固液两相流中大颗粒的阻力系数及颗粒沉降末速度的影响,得出在一定条件下颗粒的临界雷诺数提前,阻力系数突降0.1,使颗粒的沉降末速度急增.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可用于工业试验的最小水力提升水流速度.
冶金科学与工程
摘要:
依据安钢板坯连铸机的具体条件,建立了连铸板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实现了随铸坯钢种、断面尺寸及拉速变化对各回路水量连续实时控制.经现场应用表明,利用配水模型所制定的二冷配水制度是合理的,效果良好.
摘要:
提出平均发泡寿命$\bar τ$作为熔渣发泡效果的实验评价指标.在Na2B4O7-CaO-MgO熔体中,采用碳酸盐矿物作发泡剂,进行内生气源熔渣发泡实验.结果表明,发泡剂粒度、种类对熔渣平均发泡寿命的影响,可归因于熔渣中碳酸盐热分解行为的差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熔体中CaO、MgO含量的变化,不仅改变熔体的物理性质,而且直接影响碳酸盐矿物的分解速度与生成气泡的大小,对熔体起泡过程和泡沫渣的稳定性也起重要作用.
摘要:
基于相似原理,采用1:1的水模型,模拟了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保护渣界面的流场,通过采用SG200水工数据采集系统对液而波动进行了定量测量.结合流场显示研究了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卷渣机理,得出了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主要卷渣方式为旋涡卷渣和剪切卷渣.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即水日类型、浸入深度、水口出口倾角、拉速等,对保护渣卷人量、卷入方式、卷人深度的影响.
摘要:
研究了典型钢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下的生产物流平衡问题,建立了面向合同交货期和交货量的多阶段生产物流平衡模型.采用启发式算法及粗平衡和细平衡通过调整用户合同的交货期予以解决.
摘要:
通过圆环压缩的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分析了金属在高温下变形时的摩擦边界条件,分析了摩擦因数的大小对环形件压缩时变形和应力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确定了摩擦的变化规律和金属热变形时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
材料科学与工程
摘要:
氧化物与非氧化物的烧结,合适气氛的选择特别重要.CaZrO3与ZrB2是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2种化合物,经过热力学分析,在所考虑的各种气氛中,这2种化合物高温时只有在Ar气保护的中性气氛中才能稳定存在.实验也证实了热力学分析的可靠性.
摘要:
研究了铜单一合金化高纯净热轧钢板在时效退火前后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铜具有明显的时效强化作用,在时效过程中铜的析出优先于钢板的再结晶,同时高纯净基体使钢材保持了良好的塑性.分析表明,铜单一合金化高纯净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
通过相关性数据处理和模糊聚类分析,发现影响大气环境腐蚀性的21种环境因素在相关系数大于0.54的情况下,可明显地聚为5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逐个因素的分类能力的特征评价,选取大气环境腐蚀性的主要因素(RH>80%时数,SO2沉积速度,水溶性尘降,Cl-沉积速度,NO2浓度),进而在特征空间中进行镀锌层样本的大气环境腐蚀性预测和考评,为今后实现我国大气环境腐蚀性等级评判提供依据.
摘要:
通过对超低碳IF钢冷轧薄钢板拉伸过程中不同变形程度的测试与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了其表面形貌及组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超低碳钢韧性断裂中内部孔洞形成机理,并指出超低碳钢中的微孔洞不是主要由夹杂物或第二相粒子产生,而是因为位错的滑移、集聚,在原有损伤处形成.
摘要:
研究了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金刚石锯片焊接质量和焊缝成分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焊速、离焦量等对焊接质量有影响.焊缝组织由α-Fe和γ-(Fe,Ni)涸溶相组成.
摘要:
对平面假设下带材拉伸弯曲时延伸率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简洁的延伸率计算公式,并在延伸率计算公式中考虑了带材的原始曲率.
机械工程
摘要:
分析了宽带钢热轧支持辊辊形变化对板形的影响,提出板形稳定性(ST)的概念.仿真结果表明,带钢宽度越宽其板形稳定性越差,其他参数对权形稳定性影响不大.
摘要:
通过对5种粉末(3种进口粉和2种国产粉)冶金烧结钢的车削试验,对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铁粉中的硫、锰能有效地提高烧结钢的切削性能.并对此作了机理分析.
摘要:
25Cr2MoV离子渗氮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可靠度试验是在STRON1603型电磁谐振疲劳试验机上进行的.短寿命区采用4级恒定应力水平的成组试验法;长寿命区采用应力升降试验法.对试验结果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拟会出完整的C——R——S——N曲线并获得各种可靠度下的弯曲疲劳极限值.
摘要:
20CrNi2MoA渗碳淬火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可靠度试验在英国产STRON 1603型电磁谐振疲劳试验机上进行.短寿命区采用4级恒定应力水平的成组试验法,长寿命区采用应力升降试验法.在试验数据基础上,拟合出完整的C——R——S——N曲线,并获得各种可靠度下的弯曲疲劳极限值.
摘要:
把数据处理的组合法(GMDH)与相空间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相空间重构的GMDH方法,并且把它应用于复杂机械系统的状态预测.预测和测试矿用汽车发动机曲轴箱窜气压力值证明,采用该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比较理想.
信息与控制
摘要:
在分析直流电弧炉三维导体布置的基础上,建立了直流电弧的偏弧模型,并以此作为电弧位置控制的依据.针对水冷钢棒式底电极型的直流电弧炉,阐述了其电弧位置控制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纠正电弧的偏向问题并可按设定点自由控制电弧位置.
摘要:
在智能管理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电厂生产管理智能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体系、系统网络结构与设备,以及系统软件的配置.该系统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特点,可应用在电力企业生产管理智能信息系统.
摘要:
在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控制系统中,由于它的复杂机理,高度非线性加大了建模的难度.为提供适用于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优化控制的模型,提出一种引人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并将其用于某厂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模型的建立,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给出了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
摘要:
分析武汉钢铁公司热连轧精轧机组主传动系统的振荡原因,并用仿真计算结果定性地解释了减小电网侧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或者在控制回路加装带通滤波器(BPF)将是有利于抑制谐波的振荡现象的产生.还对改造为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摘要:
在连铸生产过程,结晶器液位易受许多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影响,难以控制.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变结构模糊控制器.在这个控制器中,采用一种基于改进的聚类算法的双层ISODATA算法的状态识别方法;并且在控制器中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规则的条数和内容及隶属函数,使推理速度和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大大改善.仿真结果令人满意.
摘要:
针对工业现场常见的EIARS-232-C/RS-485信号设计了一类基于Neuron芯片的Lon-Works节点,该节点构成了EIARS-232-C/RS-485标准与LON的通讯协议之间的网关.
摘要:
对文献[3]中有关Banach空间上半群和发展系统的确定性结果进行了随机化处理,由此得到一类随机发展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